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家人们看过来!这颗无核黄皮来自90多年的母树所在的郁南核心产区,咬下去全是阳光的味道。”7月25日,在广东省云浮市首届青年视频直播带货暨跨境电商带货出海大赛决赛现场,肇庆学院突击队的学生主播拿着新鲜采摘回来黄皮开讲。这场聚焦郁南黄皮的直播对决中配资好评配资门户,高校突击队成了绝对主角。
盛夏七月,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岭南珍果”郁南无核黄皮正迎来一场青春与产业的碰撞。这个暑假,广东省内外40多支高校突击队齐聚云浮郁南,以“直播助销+ 法律护航+科技赋能+产业实践+文创开发”的五维模式深耕黄皮产业,让郁南无核黄皮的香甜跨越山海,直抵万千消费者心间。
云浮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队员带着网友“云参观”黄皮深加工车间,镜头里金黄的果肉变成琥珀色的蜜饯,引得弹幕刷屏“想买”;还有外语专业学子切换双语模式,向海外观众介绍“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的风土人情,为跨境带货预热。
在决赛指定的2小时直播时段内,肇庆学院大学生突击队成交金额逾5200元,直播间曝光人数达5.6万。而在同期举办的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专场中,高校直播团队联合发力,1小时内曝光量突破40万次,销售额超2.1万元,让大赛现场的“青春带货力”延伸成覆盖全网的销售热潮。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校突击队推出“共青团形象IP+黄皮文创”的组合,设计以无核黄皮为原型的“郁皮宝宝”卡通形象,开发T恤、帽子、包包、公仔、果茶包装、丝巾甚至雪糕等多款周边产品。
这些融合岭南特色与青春元素的文创,不仅让黄皮多了“文化味”,更通过“农产品+潮玩”模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带动衍生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30%。正如队员小陈所说:“我们想让黄皮不只是水果,更成为郁南的‘青春名片’。”
“以前签收购合同总怕吃亏,现在大学生逐字逐句帮我们审条款,连‘天灾导致减产如何免责’都写得明明白白。”果农王伯拿着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突击队修改的合同,语气里满是安心。
这支法学专业突击队把“普法课堂”搬进果园,为农户、企业提供免费合同审查服务,重点核查收购价格浮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违约责任划分等关键条款,已修改完善合同30余份。同时,他们通过“摆摊宣讲”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12场,覆盖200余名农户,让“按规矩办事、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扎根田间。
“100亩果园,无人机10分钟就能巡检完,病虫害、果实大小全知道,比人工巡查效率高10倍。”云浮市郁南县宝珠镇果农李大叔指着手机上的监测数据,对广东工业大学“智翼兴农”突击队的技术赞不绝口。
突击队带来的“无人机自动巡检+AI图像识别”系统,构建起黄皮全生长周期智慧监测网。通过捕捉花穗密度、果实直径、叶片状态等数据,系统能精准预判生长趋势,提前预警病虫害,不仅让农药使用量减少30%,还使产量提升15%。
在当地黄皮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多所高校突击队的学生们正围着黄皮月饼生产线出主意:“包装可以印上百年黄皮树插画,突出‘非遗工艺’卖点!”暑假期间,突击队队员深入黄皮产业园区,走访生产车间,调研果汁、蜜饯、果酒等产品的生产流程。
结合专业知识,他们提出“包装年轻化设计”“电商渠道分层运营”等建议20余条。加工企业采纳“国潮风包装”建议后,黄皮蜜饯销量环比增长20%。这种“产学研”对接,正推动郁南黄皮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跨越。
这个夏天,郁南黄皮的香甜里,藏着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更写满了“百千万工程”在青春助力下的无限可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配资好评配资门户
辉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